搜網全能搜,幫您一鍵實現對百度、google谷歌、360搜索、搜狗、搜搜等搜索引擎及影視娛樂、圖片、音樂歌曲、問題知識、論壇、微信、微博、淘寶網上購物等熱門網站搜索,方便快速找到您需要的東西!

 

·繁體版本
·企業服務
·網站地圖

  首 頁 - 搜網全能搜 - 搜索引擎大全 - 搜索入門到精通 - 搜索引擎登錄 - 搜索愛好者
 
搜索技巧>>正文

 搜索例舉(6)

原作: 曹溪   2002-10-16 23:36:39

    


(9)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Qquinas)曾經很想知道,一個失去處子貞操的女人是否可能回復到她原來的處子狀態(Quaestio quodlibetalis, 5.2.3)。阿奎那的答案非常清楚:上帝可能會寬恕她,重新使她獲得處子優雅柔美的氣質;有時甚至會發生奇跡,上帝會重新給予她肉體上的完整性。但即使是上帝也不能使未曾發生的事情發生,因為違反時間規律有悖于上帝的本性。上帝也不能違反下面的這一邏輯原則:這一原則認為,“P已經發生”與“P沒有發生”不可能同時成立。(《詮釋與過度詮釋》(意)艾柯等著;柯里尼編;王宇根譯 三聯書店 1997年4月第1版,第34頁)

我想知道托馬斯·阿奎那的這一論述出自他的什么著作?原文是什么?有英文就可以。



大概是今年5月吧,跟朋友在飯桌上討論起這個問題,結果惹得旁邊的人瞪著眼直看我們。后來我就想查一下托馬斯·阿奎那的這段論述的原文。根據譯文后面括弧的Quaestio quodlibetalis, 5.2.3,猜測那可能是托馬斯·阿奎那原著的拉丁文。以“Quaestio quodlibetalis”做關鍵詞在GOOGLE中查詢,找到的網頁不多,亂七八糟好幾種文字。圖省事以“Thomas Aquinas virginity miracle God”作關鍵詞在GOOGLE查詢,從網絡版《神學大全》里找到了有關論述:
http://www.newadvent.org/summa/315203.htm

昨天又重新做這道題,發現上次的檢索是誤的。

GOOGLE搜索“Quaestio quodlibetalis”,共約有21項查詢結果。有的網頁看不懂是什么語言,讓人有點暈頭轉向。不過,可以做出初步判斷沒有Quaestio quodlibetalis一書的原文。在一個哲學史網頁http://www.nd.edu/Departments/Maritain/etext/hwp215.htm,我們可以大提可以了解到13世紀的經院神學論辯除lectiones(有點像大報告廳講座),還有Quaestio Disputata和Quaestio Quodlibetalis兩種形式,前者預定論題,跟課堂上的正方反方差不多,后者是隨意發揮,類似于鉆牛角尖式的吊詭詰難。

意外的收獲對搜索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激勵。令人高興的是,在不多的查詢結果里,我們找到了英文《詮釋與過度詮釋》一書全文的PDF(買了中文譯本的朋友可以下載對照閱讀)。http://www.tannerlectures.utah.edu/lectures/Eco_91.pdf

點一下Adobe Acrobat的文本選擇工具,就可以把艾柯的這段COPY下來:
In a Quaestio quodlibetalis, Thomas Aquinas (5.2.3) wonders whether “utrum Deus possit virginem reparare” — in other words, whether a woman who has lost her virginity can be returned to her original undefiled condition. Thomas’s answer is clear. God may forgive and thus return the virgin to a state of grace and may, by performing a miracle, give her back her bodily integrity. But even God cannot cause what has been not to have been, because such a violation of the laws of time would be contrary to his very nature. God cannot violate the logical principle whereby “p has occurred” and “p has not occurred” would appear to be in contradiction. Alea iacta est.

跟中文譯本不同的是,5.2.3是跟在”托馬斯·阿奎那的名字后,根據Quaestio quodlibetalis前面的不定冠詞a,可以判斷Quaestio quodlibetalis不是托馬斯·阿奎那的著作原名。搞不懂“utrum Deus possit virginem reparare”是什么語,加引號在在GOOGLE中搜索這一短語,只有2個查詢結果,都不是托馬斯·阿奎那的原著。去掉引號再搜索,找到一個托馬斯·阿奎那著作網頁http://sophia.unav.es/alarcon/amicis/q05.html
Quodlibet V的Quaestio 2有“Primo utrum Deus possit virginem corruptam reparare”,看樣子像是問答形式。返回上一級地址,語言選擇“米字旗”,得知這是一個專門研究托馬斯·阿奎那的網站,托馬斯·阿奎那的全部著作都是拉丁文。在網站INDEX里選擇Complete Works,點擊Quaestiones de quolibet中的Quodlibet V,噢,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個網頁。
初步猜測艾柯的話可能出自Quaestiones de quolibet一書,但艾柯加引號的拉丁文與本書中的原文不完全一樣,而且5.2.3章節也不是恰好完全吻合。我們從艾柯所引的拉丁文中只選2個關鍵詞在這個網站內搜索“virginem reparare site:sophia.unav.es”,有3個網頁,除《Quaestiones de quolibet》外,《Compendium Theologiae》與《Scriptum super Sententiis》兩部作品的網頁看著都不像。

看著拉丁文,有點頭大。我們只能說艾柯引的托馬斯·阿奎那的話可能出自《Quaestiones de quolibet》一書


德里達曾寫過一篇談翻譯的文章叫《巴別塔》,上帝變亂了人類的語言,所以翻譯是有悖上帝的意志的。最后我們順便談談艾柯這段話的中文翻譯。

(1)In a Quaestio quodlibetalis, Thomas Aquinas (5.2.3) wonders whether “utrum Deus possit virginem reparare” — in other words, whether a woman who has lost her virginity can be returned to her original undefiled condition.

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Qquinas)曾經很想知道,一個失去處子貞操的女人是否可能回復到她原來的處子狀態(Quaestio quodlibetalis, 5.2.3)。

“wander”譯成“很想知道”,顯得神學家也太好奇點了吧。是不是應該這樣:有一個吊詭問題,讓托馬斯·阿奎感到不解,是否utrum Deus possit virginem reparare?意思是說一個失去貞潔的女子能否回復到她原來的未玷狀態。

(2)Thomas’s answer is clear. God may forgive and thus return the virgin to a state of grace and may, by performing a miracle, give her back her bodily integrity.

阿奎那的答案非常清楚:上帝可能會寬恕她,重新使她獲得處子優雅柔美的氣質;有時甚至會發生奇跡,上帝會重新給予她肉體上的完整性。
巴別塔 語言 翻譯有悖于上帝的意志。

據說有位紅學家一張口就是“雪芹”“雪芹”的,不過艾柯用Thomas可不是為了跟大神學家套近乎,提到托馬斯·阿奎那,只能是托馬斯·阿奎那,托馬斯或圣托馬斯·阿奎那、圣托馬斯,哲學史用的也是托馬斯主義。所以譯文給改成“阿奎那”是不準確的。“grace”譯成“優雅柔美的氣質”不妥,這顯得上帝做事也忒精細過分了吧,grace指的是蒙恩的狀態。“有時甚至會發生奇跡”這么譯顯得上帝太被動了,譯成上帝行使神跡給予肉體上的完整性更好一些。

(3)But even God cannot cause what has been not to have been, because such a violation of the laws of time would be contrary to his very nature. God cannot violate the logical principle whereby “p has occurred” and “p has not occurred” would appear to be in contradiction.

但即使是上帝也不能使未曾發生的事情發生,因為違反時間規律有悖于上帝的本性。上帝也不能違反下面的這一邏輯原則:這一原則認為,“P已經發生”與“P沒有發生”不可能同時成立。

我搞不清楚為什么不說“即使是上帝也不能使已經發生的事情未曾發生”?托馬斯《神學大全》里關于大嫂變處女的這一段用的也是“For God cannot make that which is done not to have been done”。還望有識之士指點一二。


(4)Alea iacta est.

最后這句中文本漏譯。天涯論壇的網友水木喬納森和bluesea說,根據前后文,應該譯成”擲出去的骰子,只能有一種結果”或“這是即成事實”。



說幾句別的:
(1)一共寫了9個搜索例子,感覺越來越像拿著GOOGLE掉書袋,這可能是因為經常討論與書有關話題的緣故吧。其實搜索本身就有那么點引經據典認死理的書呆子氣。盡管這樣,還是希望能做到后續的搜索例子更多樣化一些,文章寫得更簡短一些,介紹搜索引擎與分類目錄更多一些。
(2)長時間以來,一直想寫篇《GOOGLE葵花寶典》,到現在也沒動筆。除工作比較忙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網絡信息搜索方面,我也是處在入門階段。為了讓網友早日看到葵花寶典BETA版,我打算近期先寫2篇《關于GOOGLE,你需要(不需要)知道的》,算是個準備。
(3)在搜索方面,我從“搜索引擎9238”那兒學到了不少東西。如能經常性切磋討論,對熱愛搜索的網友來說,無疑是極好的啟發和提高。給新浪搜索論壇打個廣告:http://newbbs2.sina.com.cn/index.shtml?search:search



Copyright ©  2001-2002 S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