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網

 找回密碼
 禁止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7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科類怎么填高考志愿?攻略來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25-6-9 20:2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25年05月30日 來源:文匯報


文科 AI時代,文科專業有哪些可選項?

又是一年高考季。伴隨高校學科專業設置的調整優化,文科專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沖擊,不少曾經的熱門專業正大幅“降溫”。而網絡上一些諸如“文科無用論”“文科就是服務業”等言論,也不時引發各種爭論。

文科專業正在經歷哪些變化?哪些文科專業在高考志愿填報中應該避坑?哪些專業和方向又正在成為文科的“新晉黑馬”?本次特邀來自滬上“雙一流”高校、綜合型高校的專家,結合招考、就業數據,用事實說話,為考生和家長解疑答惑。

本期受訪專家——

朱國華(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院長)

崔麗麗(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王莉媛(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招生就業處招生主管)

記者 吳金嬌

好的文科,具備自然調節的能力

記者:受到網上個別言論的影響,部分高分考生不敢報文科專業。大眾對人文社科專業,是否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朱國華:作為人文學科的教師,我當然不贊同所謂的“文科無用論”。社會上對文科存在許多誤解,而其中最大的誤解就是從就業的角度或職業培訓的角度來理解一個學科或一個知識體系。實際上,職業技能往往是在具體的工作領域中通過實踐逐步把握的。僅僅從就業角度而非人的化育培養角度來認識某個學科,是非常狹隘的。即便是理工科,許多精英人才所從事的行當與他們所讀的專業并不直接相關。

事實上,大學文科一直在變化。大學并不是一個封閉系統,也并不在社會之外,好大學的人文學科會根據社會發展更新或進步的軌跡來自我調節。AI時代,批判性思維、領導力、敘事想象力、情感或審美判斷、理解或闡釋社會等能力培養將是人文學科的培養重點。正因為遵循不同于理工科和AI發展的自身邏輯,文科才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也才配得上它應該擁有的尊嚴和光榮。

崔麗麗:近幾年,AI的發展推動文科類專業進入到新的更新周期,對人才使用AI工具的能力要求大大提升。此外,財經+行業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也成為行業必選項。因此,不少高校也順勢推出了更多文理兼備的雙專業、交叉學科專業。

文科本身也在不斷變化。就以財經類專業為例,即使到現在,依舊有不少家長將財經類專業誤解為純文科專業。實際上,早幾年開始,財經專業已經對學生的量化分析、編程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文科專業。

還有很多考生和家長關心文科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就我所在專業而言,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使得社會和企業對經濟類專業畢業生的知識與技能結構要求開始轉變,不過,文科生完全無需感到害怕或者擔憂。因為就目前高中數學的難度來看,文科生完全具備交叉學科或雙專業學習的基礎要求。

王莉媛:當前,不少綜合型大學都在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深化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一些以文科見長的高校重點聚焦數字經濟、涉外法治、國際組織、國際金融和國際傳播等急需緊缺領域,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并且通過“文+理”“文+社”“文+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突破專業壁壘,實現人文社科專業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跳出局限,進化中的文科有很多選擇空間

記者:文科生選專業,總繞不開文史哲這些經典選項。除了這些常見選項,還有哪些專業可以填報?

王莉媛:除了文史哲這些常見文科專業,文科生可以填報的專業還有很多。在綜合型高校有比較充裕的選擇空間。

具體而言,大文科范疇不僅僅是純人文類專業,還包括社科類專業。總的來說,包括:經濟與貿易類;管理類,包括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這些專業的實踐性更強;語言與傳播類,如今不少高校與跨國公司合作培養語言類專業人才,優秀畢業生在外企、跨境機構中表現亮眼;法學類,除了大眾一般理解中的法學專業,近年來社會學、涉外法治、培養國際組織人才的國際經貿規則專業以及交叉學科區域國別研究同樣值得關注。

但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填報具體志愿時要注意專業選科是否有“物理”或“物理+化學”的要求。以上經貿大為例,學校現有本科專業35個,目前招生專業中,金融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經濟統計學、應用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這6個專業,招收理科生或者對高考改革省份有選科“物理”或“物理+化學”的要求,其它專業都是文理兼收或不限選科科目。

崔麗麗:現在很多文科專業其實也已經與我們傳統印象中的文科不一樣了。一些高校的文科專業也在不斷進化。比如一些綜合型高校將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計算等最新技術融入文科類專業的課程體系,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最新技術與語言、歷史、貿易、金融、管理等專業的交叉融合。這些新開的新文科專業值得考生關注。

記者:結合學校的招考來看,哪些專業和方向是“新晉黑馬”?

崔麗麗:雖然近年來經濟類專業轉冷,但是不論社會經濟發展周期,對于國家、產業和市場發展而言,財政、金融與管理始終是重要的領域。以上海財大為例,近幾年我們加強了數字理工學部的學科和專業建設,先后成立與更新了數字經濟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大數據研究院、交叉書院等一批有交叉學科特色、以科學與工程為主的學院與機構。其中,數字經濟、統計與大數據、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已然成為近兩年的熱門學院,預期后續人工智能+經管相關專業也將受到考生和家長青睞。

王莉媛:近年來,不少學校推出了雙學士學位項目,其中有不少是文科與人工智能、統計學、大數據等結合的新項目,希望學生通過跨學科學習提升復合競爭力,這些新項目中有一些選考科目“不限”,文科生可以關注這些項目。

結合近年我校錄取情況來看,審計學、會計學、法學、金融、財務管理等專業一直保持相對優勢,在各生源地的錄取分數、一志愿報考率和一志愿錄取率都處于上游位置。

填報志愿切忌盲目逐熱

記者:不少人認為,文科生的最終歸宿只有考公考編,事實當真如此嗎?

朱國華:我同時在華東師大中文系和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做聯聘教授。如果單論近幾年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中文系公費師范生當然百分百到中小學任教,其余非師范類學生境內升學和境外留學兩者相加超過六成,剩下近三成畢業生主要流向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中小學,也有學生在境外就業或自主創業。可以說,學生在畢業去向選擇上比較多元。

王莉媛:事實上,這也是每年在招考咨詢中,很多家長首先關心的問題。實事求是地說,中文、法學等傳統文科專業在公務員考試中可以報考的崗位數量較多。但是如果將其視為文科生的就業“唯一解”或“默認選項”,還是太局限了。

據我所知,在筆者任教的學校,文科類的本科畢業生去向還有商務服務、批發零售、金融、互聯網和軟件技術服務、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文化藝術等行業,并不局限為公務員。

此外,各專業的畢業生在公務員考試中其實都有適配崗位,并不分文科理科。但對個體來說,考公的專業優勢需結合崗位趨勢、競爭強度和個人適配性綜合評估。考生還是要跳出“唯熱門論”,結合政策趨勢、院校優勢及個人規劃理性選擇,在考公賽道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優解”。

記者:如果要給文科生提幾個實際的志愿填報建議,您想對考生說什么?

王莉媛:結合我多年的招考工作經驗,我向考生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考生要結合自身興趣與職業規劃選擇好方向。選擇專業時既要考慮個人學科特長與興趣愛好,也要關注行業發展趨勢與就業前景。

二是要仔細查閱招生政策與專業內涵。考生可以參考歷年錄取數據,理性評估自身位次與院校專業的匹配度。同時要深入了解專業課程設置與培養方向,對專業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專業名稱上,避免產生認知偏差。

三是填報志愿要留足余地。具體來說,填報志愿要采用“沖-穩-保”梯度策略,合理分配高、中、低分段院校比例。一般而言,我們建議考生勾選“服從調劑”,避免退檔情況發生。對達到最低錄取分數線但未進入專業志愿的考生,若服從專業調劑,高校可根據考生所報專業及綜合素質情況調劑錄取至計劃未滿的專業。

崔麗麗:雖然數字經濟等新專業在招考中十分熱門,但我建議考生在報考時審慎考慮自身數理基礎情況,并結合自身興趣,切忌哪個熱門報哪個,要多聽多看,多了解每一個專業的具體情況、培養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朱國華:我建議考生在達成自我認識的基礎上去思考如何填報志愿。

自我認識,意味著了解自己喜歡什么、能做什么。喜歡做的與能做的是一致的,那是最幸福的事。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能力特長,就要先讓自己逐漸自我發現。年輕人付得起試錯成本。如今,不少高校提供“零門檻”轉專業機制。希望考生們都能及早找到心之所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教你搜 ( 魯ICP備16006309號

GMT+8, 2025-8-9 22:57 , Processed in 0.1449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